二手自络筒和你一起为纺织行业加油打气
二手自络筒厂家导读:2011年,我国棉纺织企业阅历了市场形势的骤然转变。订单大幅下滑,库存压力宏大,劳动力本钱上涨、钱升值、原料价钱动摇、贷款利率上调,种种不利要素叠加在一同,不少企业都堕入窘境,被迫减产以至停产。
一方面,严峻的形势使棉纺织企业正面临新一轮优胜劣汰的考验,一些生命力不够强的企业或许熬不过这个“寒冬”。另一方面,压力也带来动力,目前的窘境愈加显现出转型的迫切性,它逼着企业进步产品层次,淘汰落后产能,树立真正差别化的开展形式。从一系列数据中,我们能感遭到市场形势和格局正在发作改动,而棉纺织企业的出路或许是顺势而变。
产量仍然增长构造悄然变化
据国度统计局统计,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范围以上纺纱企业累计消费各类纱2095万吨,同比增长11.30%,其中纯棉纱同比增长9.96%,棉混纺纱同比增长13.32%、化纤纱17.15%,含化纤的纱线增幅都高于纯棉纱;范围以上织造企业累计完成布产量448.74亿米,同比增长13.34%,除色织布产量同比降落3.59%外,纯棉布、棉混纺布和化纤布同比增速都在10%以上。
前三季度各省累计纱产量中,山东省产量仍坚持第一位,累计完成541万吨,但同比低于全国,只要7%,增速减缓;河南纱产量315.8万吨,同比增速超出全国均匀程度到达13.47%。累计布产量中,浙江、山东仍位居前列,分别到达105.1亿米和92.8亿米,安徽、吉林和湖北省布产量同比都超越40%。
今年10月,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对全国84家棉纺织企业1~9月产销存等状况停止了调查,被调查企业(以用棉为主)环锭纺产能合计近2230万锭,其中,江苏和山东企业数量近半。调查结果显现,由于棉纺织品销售总体状况仍不佳,产废品库存继续增加。随着棉花价钱趋稳,棉纺织企业用棉比例略有增加,产品销售价钱以降落为主。
受棉价大幅动摇影响,1~9月纺织企业原料库存同比持续降落,但降幅收窄。其中原棉库存降落幅度较大,化纤库存由降转升。同时被调查棉纺企业产废品库存累计同比增长36.9%,其中棉混纺和化纤制品库存积压状况较纯棉产品严重。从纱来看,纯棉纱库存累计同比增长32.2%,较1~8月累计增幅增加8.2个百分点;棉混纺纱线库存累计同比增长26%,较1-8月累计增幅降落2.3个百分点;纯化纤纱库存虽然绝对数量不大,但同比增幅超越90%。从布来看,纯棉布库存累计同比增长16.2%,增幅较1~8月累计增幅降落了7.2个百分点;棉混纺布库存累计同比增长52.7%,较1~8月累计增幅降落了34.7个百分点;纯化纤布库存同比增长54.2%,较1-8月累计增幅进步了25.3个百分点。被调查企业纱产量近220万吨,布产量为32亿米。纱产品以纯棉纱为主,所占比例到达80.7%,较1~8月略有上升。布产品以纯棉布为主,所占比例到达76.1%。
调查结果显现,与上年同期相比,前三季度局部企业纱产量降落5.7%,其中纯棉纱降落8.4%,棉混纺纱增长14.3%,纯化纤纱降落5.4%。
点评:虽然依据新的统计办法,国度统计局数据中范围以上企业划分规范为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其经济指标难以反映中小型企业的实践运营状况,但从一系列数据和指标的走弱中仍能看出行业当前面临的窘境。
含化纤的纱线增幅高于纯棉纱也反映了棉价走高给纱线产品构造调整的影响。虽然由于棉价回落,近一阶段棉纺织企业用棉比例略有增加,但总体来看,新型纤维的应用范围还将不时扩展。
出口降落明显 订单转移趋向显现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现,10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96.5亿美圆,同比增长10.4%,增速较前期明显放缓,比9月环比降落14.5%。9月、10月,棉制纺织品服装的降落更为突出。
1~9月我国棉制纺织品及服装累计出口663.70亿美圆,同比增长18.03%,增速降落2个百分点,出口额环比降落则高达12.83%。其中棉制纺织品累计出口额198.28亿美圆,同比增长20.28%,但环比降落1.44%;棉制服装累计出口额465.42亿美圆、同比增长17.10%,但环比降落16.95%。而同期我国进口棉制纺织品及服装金额累计同比增长14.33%,环比上升2.06%。特别是进口棉制服装累计同比大增50.68%,进口棉制纺织品(棉纱线、棉制织物)环比也增长了近6%。
1~9月,在我国棉制纺织品出口市场中,对墨西哥、土耳其、东盟、日本的出口额同比增速都超越了30%,而对美国的棉纺织品出口额同比降落了7.14%。进口市场中,自中国澳门、美国、土耳其和欧盟等国度和地域进口额同比增长较大。
1~9月,我国棉纱线累计进口62.5万吨,同比降落23%;棉纱线出口累计31.5万吨,同比也降落了24%,但棉纱线净进口量持续上升。今年1~9月,我国棉织物累计进口数量5.6亿米,同比降落10%,环比增长2.34%;棉织物累计出口数量55.6亿米,同比降落3.35%,环比降落0.55%。
第110届广交会上欧美市场对中国纺织服装进口需求不振的前景得以充沛表现。与上届广交会相比,本届广交会到会人数和成交量均不逊色,但欧美市场出口成交总体降两成以上。主要特性如下:一是欧美市场成交锐减。欧美到会采购商有所增长,但张望询价较多,实践成交分别降落19%和24%。二是中短单占比居高不下,长单比重依然偏低。6个月以内的中、短订单占比到达88%,反映了国际市场预期慎重,不敢下长单;国内企业担忧原资料价钱、汇率动摇,不敢接长单。三是必需品成交有所增长,非刚性需求呈现降落。
点评:世界经济尚未走出金融危机阴影,欧债主权危机持续恶化、企业运营本钱不时上升等要素,出口企业普遍反映接单自信心不强,今后一段时间外贸出口状况堪忧。更值得留意的是,数据标明,我国棉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在降落,局部订单呈现转移。劳动力本钱上涨、钱升值、原料价钱动摇、贷款利率上调等增加了企业运营本钱,影响了棉纺织企业国际竞争力。棉价不稳定和货币、产业等宏观政策的调整使得企业接单愈加慎重,以至不得不放弃长单、大单,出口型企业的局部订单呈现了拱手相让于东南亚市场的现象。
欧美市场持续萎靡,而墨西哥、土耳其、东盟却存在增长潜力。劳动力和消费本钱快速上升,使我国棉制产品在低端市场竞争力下滑。积极开辟新兴市场,进步出口产品附加值或是出路所在。
企业亏损激增 行业投资热情和自信心缺乏
依据国度统计局数据,2011年1~9月我国棉及化纤纺织加工业企业(含500万元及以上城镇和乡村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实践完成投资1219亿元,新开工项目数累计2535个,同比增长缺乏1%,标明行业的投资热情和自信心缺乏。同期,行业的亏损企业数量激增,同比增长了39.91%,亏损金额增加;利润率也从1~7月的5.15%以上降落到4.99%,行业的经济效益减少,运转质量不高。
由于去年纺织市场形势暴躁,今年一季度仍持续较好的势头。但是,从4月份开端,随着棉花等纺织原料价钱的持续下跌,市场张望氛围日益浓厚,行业自信心受挫。由于棉价持续下跌,后道企业不敢贸然下单,订单明显减少,企业去库存意向加大,全产业链销售不畅。
进入新棉花年度,由于有国度的收储价托底,棉花价钱稳中偏弱,企业采购慎重;化纤短纤价钱也呈现大幅降落,而国内外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纱、布价钱持续下跌。进入10月以后,纱布市场传统的“金九银十”规律彻底被突破。因销势转缓,市场库存压力增大,纺织企业普遍紧缩产能,降价销货。9调查显现,9月纯棉32支纱线算术均匀销售价钱为29280元/吨,较8月降落了5.1%,16.7%的企业价钱与8月持平,超越半数企业价钱呈现降落,降幅在0.36%~10%之间。
与9、10月份相比,11月纱、布订单减少、价钱逐步走弱,目前,32支纯棉纱价钱为26300元/吨、纯棉坯布价钱为6.72元/米。而同期,国际市场纱、布价钱的跌幅高于国内,给我国企业的出口带来冲击。